来源:中国合成树脂网 2021-12-22 10:45:15
2021年12月14日,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(CPRRRA)在线上召开第二次化学循环工作组会议。CPRRA常务副会长王旺、技术负责人汪军博士、 化学循环工作组成员和化学循环相关企业参会交流,大家就当前中国化学循环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进行了分享与探讨。
首先,在深入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《“十四五”工业绿色发展规范》中做出了明确的鼓励发展低值废塑料热裂解、塑料化学循环意见,组员与企业深入讨论了新文件对塑料回收再生行业带来的变化。王旺副会长向与会成员分享了目前阻碍化学循环工作的4项难关,即立项关、环评关、安全评价关、能量评价关。他指出,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,废塑料化学回收并没有明确归类,这也导致在地方政府归属不同;地方污染控制指标取消;环境安全评价未通过;能源消耗不达标等,以上种种原因在建设化学循环项目时都困难重重。同时,明确工作组下一步计划中几项工作内容:
1、推动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属性类别明确
2、持续准备开展第二届塑料化学循环论坛
3、完善并深入推进化学循环调研报告提纲
CPRRA技术负责人汪军博士总结了三点国内化学回收遇到的三大挑战:
1、 国内整个化学循环中,关键缺失环节是收集。
大多数的高值化塑料都会进入物理循环中,由于物理循环的资源利用率比较高,化学循环一般不与物理循环竞争。而对于物理循环解决不了的低价值、难回收的废弃塑料,就给化学循环提供了一个可能性,如何能把这些低价值、难回收的废弃塑料都回收起来,这是第一大挑战。
2、 第二个挑战是在技术方面。国际上现有的裂解技术很少能达到石化炼油的要求。
当下一般的塑料裂解产物变成油品后,以各种形式被燃烧。如何解决燃烧之后的碳排放就是技术挑战,而且这种方法并非资源最大化利用,所谓资源的最大化利用,就是把碳分子持续留存在塑料产品中,达到从塑料到塑料或者从塑料到化学制品,才算是真正的高品质的循环。
3、 抛开技术,化学循环还有一大的挑战,就是所谓的商业模式。
如何能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保证生产的塑料制品能够卖出,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使其自行运转,能靠盈利来维持整个循环的进行,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企业就必须紧密合作,整个产业链都要进行合作调整,共同创造出一个新的多赢的商业模式。没有商业在闭环的驱动,化学回收做不起来。
在分析总结国内化学循环论坛现状后,引发了与会成员热烈讨论: